“纵横捭阖”中的“捭”不读bēi ,正确读音是什么?又是什么意思呢?

365bet中国 2025-10-01 21:40:22 阅读: 663

“纵横捭阖”指的是纵横家在政治、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各诸侯国的策略,从而达到政治目的。但不少人都把“纵横捭阖”中的“捭”误读为bēi ,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 bǎi (音同百)。

捭,读作bǎi,是个形声字。从扌(手),其古文字形像是一只手,由扌旁组成的字,大多与手部动作有关,如:提、摸、抓、拎、掐、揉、打、拍、捏、拽、找等,在这里表示“捭“跟手部动作有关;卑表声。

《说文解字》中说:“捭,两手击也。” 《广雅》中说:“捭,开也。” 所以“捭”的本义是两手横击,引申为“分开”之义。

“捭”字的成语

拉捭摧藏: 意思是指摧伤挫折。捭:两手排击。

纵横捭阖:比喻在政治和外交上进行联合或分化的各种手段。 捭阖:开合。

“纵横捭阖”出自先秦·王诩《鬼谷子·捭阖》:“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为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纵横:指的是合纵和连横,是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两种方法,通过联合或分化各诸侯国,从而达到政治目的。捭阖:捭是分开,阖是关闭;捭阖的意思是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

“纵横捭阖”的典故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的纵横家鼻祖。他培养了如苏秦、张仪等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苏秦年轻时远赴云梦山向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学成后,苏秦提出了“合纵”的战略,旨在联合六国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他成功说服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组成合纵联盟,成功抵挡了秦国的侵略,甚至使秦国十五年未能攻破他国。

然而,苏秦的同门张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加入秦国并策划破坏“合纵”联盟。通过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并与魏国结盟,张仪成功让六国联盟逐渐瓦解,最终秦国统一了天下。

简单来说,就是苏秦和张仪通过合纵和连横这两种策略,来联合或分化各诸侯国,从而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所以“纵横捭阖”的正确读音是 zòng héng bǎi hé,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