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的一部分1944年卢卡的美军士兵以火箭筒猛轰德军机枪堡垒日期1943年7月至1945年5月地点意大利结果
盟军决定性胜利;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德军和意军残余在意大利北部宣布投降参战方
英国
美国
自由法国
加拿大
波兰流亡政府
波兰西军(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in the West)
南非联邦
希腊流亡政府 (至1944年10月)
希腊王国 (1944年10月起)
巴西(英语:Vargas Era) (1944年7月后)
奥地利抵抗运动(部分边境支援)(1944-1945年)
南斯拉夫游击队(部分边境支援)(1944-1945年)
意大利联合交战陆军:
意大利王国(1943年10月后)
意大利抵抗运动 (1943年9月起)
德国 意大利 (至1943年9月8日)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临时政府 (1943年)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至1945年4月25日)指挥官与领导者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亨利·威尔逊 哈罗德·亚历山大 马克·克拉克
等…
阿道夫·希特勒(自杀) 阿尔贝特·凯塞林 海因里希·冯·菲廷霍夫 贝尼托·墨索里尼 维托里奥·安布罗西奥 鲁道夫·格拉齐亚尼
等…伤亡与损失
9.2万人阵亡及失踪22万人受伤及被俘
47,873人阵亡97,154人被俘16.36万人受伤 [1]
查论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
亚得里亚海(英语:Adriatic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
北非
东非
地中海
直布罗陀(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Gibraltar during World War II)
马耳他
达喀尔
巴林轰炸(英语:Bombing of Bahrain in World War II)
巴尔干
加蓬
南斯拉夫
伊拉克
巴格达
叙利亚-黎巴嫩
巴勒斯坦
“舆图”(英语:Operation Atlas)
伊朗
西西里岛
意大利本土
十二群岛(英语:Dodecanese campaign)
科西嘉岛(英语:Italian occupation of Corsica)
“龙骑兵”
滨海阿尔卑斯(英语:Second Battle of the Alps)
查论编意大利战场入侵西西里岛
“开瓶器”
“肉馅”
“巴克莱”
“动物”(英语:Operation Animals)
“栗子”
“水仙”
“纹布”(英语:Operation Fustian)
“拉德布鲁克”(英语:Operation Ladbroke)
杰拉(英语:Battle of Gela (1943))
特罗伊纳(英语:Battle of Troina)
琴图里佩(英语:Battle of Centuripe)
入侵意大利
“贝敦”(英语:Operation Baytown)
“雪崩”(英语:Operation Avalanche)
“闹剧”
对义停战
“轴心”
那不勒斯(英语:Four Days of Naples)
“德文”(英语:Operation Devon)
梵蒂冈大轰炸(英语:Bombing of the Vatican)
沃土诺防线
巴以巴拉防线
空袭巴里
冬季防线
伯恩哈特防线
拉迪芬萨山(英语:Battle of Monte la Difensa)
圣彼得罗(英语:Battle of San Pietro Infine)
摩洛河(英语:Moro River campaign)
奥托纳(英语:Battle of Ortona)
拉皮多河(英语:Battle of Rapido River)
卡西诺山
安济奥
奇斯泰尔纳(英语:Battle of Cisterna)
“小王冠”(英语:Operation Diadem)
“扼杀”(英语:Operation Strangle (World War II))
“切斯特菲尔德”(英语:Operation Chesterfield)
拉西米恩防线
安科纳
厄尔巴岛(英语:Invasion of Elba)
哥德防线
里米尼(英语:Battle of Rimini (1944))
圣马力诺
杰马诺(英语:Battle of Gemmano)
卡斯特罗山(英语:Battle of Monte Castello)
加法佳纳(英语:Battle of Garfagnana)
1945年春季攻势
“安可”(英语:Operation Encore)
“汤博拉”(英语:Operation Tombola)
“投球手”(英语:Operation Bowler)
“火烤”(英语:Operation Roast)
波隆纳(英语:Battle of Bologna)
阿真塔缺口(英语:Battle of the Argenta Gap)
“鲱鱼”(英语:Operation Herring)
科莱基奥(英语:Battle of Collecchio)
的里雅斯德(英语:Race for Trieste)
意大利内战
查论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
欧洲战场
波兰
波兰抵抗(英语:Polish resistance movement in World War II)
假战
芬兰
冬季战争
继续战争
拉普兰
丹麦及挪威
西方战线
1940年
抵抗运动
1944–1945年
阿尔卑斯山
1940年
1944年(英语:Second Battle of the Alps)
不列颠
巴尔干
塞尔维亚游击队
希腊抵抗
东方战线
车臣
意大利
西西里岛
亚洲和太平洋战场
中国
太平洋
西南太平洋
泰法战争
东南亚
缅甸及印度北部
日本
满洲及朝鲜北部
战前冲突
澳洲(英语:Attacks on Australia during World War II)
地中海、中东及非洲战场
非洲
北非
东非
地中海
亚得里亚海(英语:Adriatic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
马耳他
中东
伊拉克
叙利亚及黎巴嫩
伊朗
十二群岛(英语:Dodecanese Campaign)
法国南部
其他战场
美洲
南极洲(英语:Antarctica during World War II)
大西洋
北冰洋(英语:Arctic naval operations of World War II)
空战
战略轰炸
法属西非(英语:French West Africa in World War II)
印度洋(英语:Indian Ocean in World War II)
马达加斯加
政变
乌拉圭(英语:Planned Nazi coup and invasion of Uruguay)
挪威(英语:1940 Norwegian coup d'état)
波罗的海国家
南斯拉夫
伊拉克
意大利
罗马尼亚
1941年(英语:Legionnaires' rebellion and Bucharest pogrom)
1944年
阿根廷
德国
克罗地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法属印度支那
日本
松江
同时发生的其他战争
西班牙内战
中国内战
秘厄战争
希腊内战
伊宁事变
意大利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深入意大利内陆及包围德军和意大利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战时间从1943年算起,到1945年战争结束;参战盟军司令部策划所有在地中海盟军登陆意大利作战,自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到意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军和意军残余在意大利北部宣布投降,攻防战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结束。
这场战役双方伤亡皆惨重:自1943年9月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意大利战场,盟军士兵死亡9万人、德军死亡11万人[2];在西欧战场伤亡失踪人数反而不像意大利这场战争的惨重[3]。
战略背景[编辑]
尽管盟军先前在北非战场取得了胜利,在研拟击败轴心国的最佳策略时,盟军内部仍是争执不休。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倡以英国传统海军为主的周边战略作战。由于英国传统上拥有更强大的海军,他们对抗大陆敌人的方法是把作战视为一个整体,利用周边一连串小规模行动削弱敌方实力。英军主张地中海战略,把大规模盟军陆军训练成数批海军陆战队在地中海自意大利多处登陆,打几场限制兵力、不致于“一次投入重兵”导致伤亡过重的会战,渐次推进内陆。
然而,美军参谋确信全力自法国登陆开战有其必要,也可以早日结束在欧洲的战事,此时不应有其他军事行动分散兵力妨碍延后登陆法国。拥有强大军力的美军,主张以大西洋战役的胜利为基础,直接跟德军在欧洲北部的主力部队决战。
最后,盟军高层决定在1944年初大举进攻法国,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希望把意大利抽离战事。因此盟军决定在不影响主要战线的情况下对意大利进行军事行动[4],借此令英国皇家海军彻底掌控地中海,让英国大幅改善与埃及、远东、中东、印度的联络通讯能力。同时迫使德国把苏联在苏德战争上的德军抽回保卫意大利及法国南部,有利苏联对德作战。当时盟军甚至一度期望意大利的投降,能迫使德军放弃意大利退回北边。
1943年9月,盟军成功自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本土,意大利一度向盟军投降。盟军成功将大量德军牵制困在意大利,导致德军无法征调多余兵力支援西北欧[5]。
在卡西比尔停战之后,根据阿道夫·希特勒为应对意大利叛逃而制定的作战指令( 阿赫塞行动) ,部署在城市南北的德国国防军立即采取军事反应,在意大利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罗马保卫战。
由于缺乏城市防御的组织计划和对抵抗德国占领的军事抵抗的协调管理,以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与宫廷、政府首脑和军事领导人同时逃跑,该城市很快被纳粹德国军队攻占,皇家军队和平民徒劳无功地进行了抵抗,由于缺乏连贯的命令和联系,大约有 1,000 人阵亡在战场上。
许多方面都将意大利军队的迅速崩溃归咎于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他们被指控故意未能做出安排来确保城市得到充分防御。
登陆西西里岛[编辑]
主条目:西西里岛战役
1943年7月10日,英军、加拿大军和美军的联合部队以“两栖登陆车”与“空投伞兵”在西西里岛Gela湾与西拉库斯登陆。德军虽然无法阻止盟军攻占西西里岛,但仍成功将几乎所有德军撤回意大利本土。8月17日,最后一批德军自西西里岛撤回意大利本土。尽管如此,盟军至少学到登陆作战经验。
深入意大利本土[编辑]
主条目:入侵意大利
盟军之大炮在1943年9月于入侵意大利时在萨莱诺登陆
1943年9月3日,英国第8军团发起海湾城行动,登陆于意大利卡拉布里亚,意大利政府随即在9月8日向英军投降。但德军并未撤退,仍决定孤军奋战到底。
9月9日,美国第5军团发动主要战役雪崩作战,但在登陆萨莱诺时遭遇德军坦克重炮反击。同时英军发动闹剧行动,由第1空降师登陆重要海军基地塔兰托,此时义军已经投降,驻守当地的德军人数不足,抵抗十分轻微,英军旋即攻占塔兰托,随后英国第8军团亦在东海岸登陆攻占巴里港与福贾市周边的重要飞机场。
此时盟军其实已规划攻占与东岸英军登陆同纬度的西岸大港那不勒斯,那不勒斯为意大利最北方的海港,盟军可调动来自西西里岛的盟军战机攻击该市。然而英军深入意大利内陆导致战线拉长,后续部队补充不上。据此,德军自北方调派出德国第10军团南下攻击东岸英军,却先与西岸登陆萨莱诺的美军接战,导致美军延误攻打那不勒斯。随后,盟军越往北攻,渐渐感受到困难地形重重阻碍盟军速战,包括绵延不止却急流的河流,及数条横阻及间隔于中间,并且成右角度转弯的山脊,以及运用这样地形作掩护的德军优异防守掩体堡垒。盟军曾经希望借着意大利政府的投降,迫使德军放弃意大利退回北边。然而阿道夫·希特勒认为失去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是微不足道,不至于影响战局,战事仍然持续。
冬天激战:安济奥与卡西诺山[编辑]
主条目:伯恩哈特防线、摩洛河战役、卡西诺战役和鹅卵石行动
1943年10月初,希特勒被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集团军司令凯萨林的意见说服。
哥德防线与最后攻势[编辑]
主条目:哥德防线和1945年春天盟军在意大利的攻势
相关著作[编辑]
Blaxland, Gregory. Alexander's Generals (the Italian Campaign 1944-1945). London: William Kimber. 1979. ISBN 0 7183 0386 5.
Bohmler, Rudolf. Monte Cassino: a German View. Cassell. 1964. ASIN B000MMKAYM.
Carver, Field Marshall Lord. The Imperial War Museum Book of the War in Italy 1943-1945. London: Sidgwick & Jackson. 2001. ISBN 0 330 48230 0.
Clark, Mark. Calculated Risk.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07 [1950]. ISBN 978-1929631599.
Moraes, Mascarenhas. The Brazilian Expeditionary Force By Its Commande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6. ASIN: B000PIBXCG.
R.Brooks, Thomas. The War North of Rome (June 1944-May 1945). Da Capo Press. 2003. ISBN 978-0306812569.
Orgill, Douglas. The Gothic Line (The Autumn Campaign in Italy 1944). London: Heinemann. 1967.
D'Este, Carlo. World War II in the Mediterranean (1942-1945 Major Battles and Campaigns). Algonquin Books. 1990. ISBN 978-0945575047.
Katz, Robert. The Battle for Rome. Simon & Schuster. 2003. ISBN 978-0743216425.
Keegan, John. The Second World War. Penguin. 2005. ISBN 978-0143035732.
参考文献[编辑]
^ 存档副本. [200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 Orgill, The Gothic Line, p6 although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Gregory Blaxland's. Alexander's Generals. , p11 Blaxland quotes a very precise 59,151 Allied deaths between 3 September 1943 and 2 May 1945 and gives the breakdown between 20 nationalities
^ Keegan, "The Second World War", p368
^ Carver, pp4 & 59
^ Carver, p106
外部链接[编辑]
Ortona and the Italian Campaign - 65th Anniversary
Canadians in Italy, 1943-194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ts of media and photos and info on Canadians in the Italian theatre.
Italy Volume I, The Sangro to Cassino the New Zealand Official War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taly Volume II, From Cassino to Trieste the New Zealand Official War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azilian Expeditionary Force website (in Portugue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l Volturno a Cassino, website (in Italian) covering the autumn /winter of 1943 - 4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2 propaganda leaflets - use in Ita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website about airdropped, shelled or rocket fired propaganda leaflets. Italian campaign.
BBC's flash video of the Italian Campaig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Canadian World War 2 Newspaper Archives - The Sicilian and Italian Campaigns, 1943-1945
Hitler's Decision on the Defense of Ita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erator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website on the Po river breakout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small town of Cornuda.
Royal Engineers Museum Royal Engineers and Second World War (Italian Campaign)
CBC Digital Archives - The Italian Campaig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意大利文)La Città Invisib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llection of signs, stories and memories during the Gothic Line age.
(意大利文)Italian Partisan Collection of stories and memories from Italian partisan.
查论编第二次世界大战
概览
战役
战斗(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battles)
军事行动(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military operations)
领袖
同盟国
轴心国
指挥官
伤亡
会议
简介主题
空战
闪电战
军衔
后勤区
密码学
宣战(英语:Declarations of war during World War II)
外交
流亡政府(英语:List of governments in exile during World War II)
大后方
澳大利亚(英语:Australian home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英国(英语:United Kingdom home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美国(英语:United States home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太平洋群岛(英语:Pacific Islands home front during World War II)
《租借法案》
曼哈顿计划
英国贡献
军事勋章
军事装备
军事产业(英语:Military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海军(英语: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纳粹劫掠
反对(英语:Opposition to World War II)
科技(英语:Technology during World War II)
同盟国合作(英语:Allie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桑葚港
总体战
战略轰炸
追击战略争议
傀儡政权(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puppet states)
女性(英语:Women in World War II)
艺术(英语:Art and World War II)
音乐(英语:Music in World War II)
战区(英语:List of theaters and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
亚洲及太平洋
中国
东南亚
太平洋
太平洋中北部
太平洋西南部
印度洋(英语:Indian Ocean in World War II)
欧洲
西方
东方
地中海、中东及非洲
非洲北部
非洲东部
意大利
非洲西部(英语:French West Africa in World War II)
大西洋
时间轴(英语:Timeline of the Battle of the Atlantic)
美洲
影响
第二次国共内战
台湾海峡两岸分治
朝鲜战争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希腊内战
印度尼西亚独立革命
冷战
同盟国军事占领德国
奥得河—尼斯河线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
苏联军事占领(英语:Military occupations by the Soviet Union)
波罗的海国家
匈牙利
波兰
罗马尼亚(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Romania)
去殖民化
驱逐德意志人
严责行动
奥索维亚金行动(英语:Operation Osoaviakhim)
回纹针行动
马歇尔计划
联合国
战争罪行(英语:War crimes in World War II)
同盟国
苏联
英国(英语:British war crimes)
美国
轴心国
克罗地亚
迫害塞尔维亚人
犹太人大屠杀
德国
德意志国防军(英语:War crimes of the Wehrmacht)
强迫劳动
犹太人大屠杀
审判
意大利
日本
南京大屠杀
肃清大屠杀
马尼拉大屠杀
731部队
审判
性暴力
德国军用妓院
德国集中营妓院
同盟国占领区强奸
法国(英语:Rape during the liberation of France)
德国
日本(英语:Rape during the occupation of Japan)
波兰(英语:Rape during the Soviet occupation of Poland)
塞尔维亚(英语:Rape during the liberation of Serbia)
慰安妇
Marocchinate(英语:Marocchinate)
参与者同盟国
澳大利亚
比利时
巴西(英语:Brazil in World War II)
保加利亚(英语:Bulgaria during World War II)(1944年9月以后)
加拿大(英语:Canada in World War II)
中国
古巴(英语:Cuba during World War II)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埃塞俄比亚
芬兰(1944年9月以后)
法国
自由法国
希腊
印度(英语:India in World War II)
意大利(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Italy during World War II)(1943年9月以后)
意大利联合交战陆军
卢森堡(英语:Luxembourg in World War II)
荷兰
军事史(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the Netherlands during World War II)
新西兰(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New Zealand during World War II)
纽芬兰(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Newfoundland during World War II)
挪威
菲律宾
波兰(英语:History of Poland (1939–1945))
南罗德西亚(英语:Southern Rhodesia in World War II)
罗马尼亚(英语:Romania in World War II)(1944年8月以后)
狮子山(英语:Sierra Leone in World War II)
南非(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during World War II)
苏联(英语:Soviet Union in World War II)
斯威士兰(英语:Eswatini in World War II)
英国(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World War II)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 in World War II)
美国(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World War II)
南斯拉夫
轴心国
阿尔巴尼亚(英语:World War II in Albania)
意大利占领
德国占领
保加利亚(英语:Bulgaria during World War II)(1944年9月以前)
中国
汪精卫国民政府
克罗地亚
芬兰(1944年9月以前)
法国
维希法国
法属印度支那(英语:French Indochina in World War II)
法属西非(英语:French West Africa in World War II)
纳粹德国
匈牙利
印度
印度国民军
伊拉克
意大利(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Italy during World War II)(1943年9月以前)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日本
满洲国
菲律宾
罗马尼亚(英语:Romania in World War II)(1944年8月以前)
暹罗
斯洛伐克
中立国(英语:Neutral powers during World War II)
爱尔兰(英语:Irish neutrality during World War II)
葡萄牙(英语:Portugal during World War II)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梵蒂冈
抵抗运动
奥地利
比利时(英语:Belgian Resistance)
保加利亚(英语:Bulgarian resistance movement during World War II)
中国
东北抗日联军
捷克
丹麦(英语:Danish resistance movement)
爱沙尼亚
埃塞俄比亚(英语:Arbegnoch)
法国
德国
希腊
意大利
韩国
韩国光复军
朝鲜义勇军
拉脱维亚(英语:Latvian anti-Nazi resistance movement 1941–1945)
立陶宛(英语:Resistance in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
卢森堡(英语:Luxembourg Resistance)
马来亚
荷兰(英语:Dutch resistance)
挪威(英语:Norwegian resistance movement)
菲律宾(英语:Philippin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波兰(英语:Polish resistance movement in World War II)
罗马尼亚
泰国
斯洛伐克
乌克兰
越南
越南国民党
越南独立同盟会
南斯拉夫
战俘
芬兰籍苏联战俘
德国籍战俘
苏联(英语:German prisoners of war in the Soviet Union)
阿塞拜疆(英语:German prisoners of war in Azerbaijan)
美国(英语:German prisoners of war in the United States)
英国(英语:German prisoners of war in the United Kingdom)
意大利籍苏联战俘
日本籍战俘(英语:Japanese prisoners of war in World War II)
苏联
波兰籍苏联战俘(英语:Polish prisoners-of-war in the Soviet Union after 1939)
苏联籍战俘
德国
芬兰(英语:Soviet prisoners of war in Finland)
罗马尼亚籍苏联战俘
时间轴前奏
非洲(英语:Abyssinia Crisis)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亚洲
中国抗日战争
诺门罕战役
欧洲
莱茵兰再军事化
德奥合并
慕尼黑协定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希姆莱行动
1939年
波兰战役
假战
桂南会战
冬季战争
大西洋海战
第一次长沙战役
冬季攻势
1940年
德国入侵丹麦
挪威战役
德国入侵卢森堡
荷兰战役
比利时战役
法国战役
枣宜会战
不列颠战役
西部沙漠战役
意大利入侵英属索马里兰(英语:Italian invasion of British Somaliland)
百团大战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日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
希意战争
罗盘行动
1941年
豫南会战
中条山会战
东非战役
南斯拉夫战役
上高会战
希腊战役
克里特岛战役
英国伊拉克战争
巴巴罗萨行动
夏季战争(英语:Summer War)
继续战争
银狐作战
立陶宛六月起义
叙利亚-黎巴嫩战场
基辅战役
英苏入侵伊朗
列宁格勒围城战
高尔基轰炸(英语:Bombing of Gorky in World War II)
莫斯科战役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珍珠港事件
香港保卫战
菲律宾战役
第二次长沙战役
马来亚战役
北婆罗洲战役(英语:Battle of Borneo (1941–1942))
希腊大饥荒
1942年(英语:Timeline of World War II (1942))
日本入侵缅甸
第三次长沙会战
爪哇海海战
帝汶战役
珊瑚海海战
加扎拉战役
荷兰港战役
日军占领阿图岛
日军占领基斯卡岛
浙赣战役
中途岛海战
热泽夫战役
蓝色方案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新加坡战役
圣纳泽尔战役
迪耶普战役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火炬行动
中国河南饥荒
1943年(英语:Timeline of World War II (1943))
突尼斯战役
鄂西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斯摩棱斯克战役
所罗门群岛战役
阿图岛战役
西西里岛战役
茅舍行动
下第聂伯河攻势
意大利投降
《卡西比尔停战协定》
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战役
缅甸战役
滇西缅北战役
常德会战
孟加拉饥荒
1944年(英语:Timeline of World War II (1944))
卡西诺山战役
鹅卵石行动
纳尔瓦战役
科尔逊-契尔卡塞攻势
豫湘桂会战
霸王行动
诺曼底登陆
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役
巴格拉基昂行动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
坦能堡防线战役
华沙起义
第二次雅西-奇西瑙攻势
贝尔格莱德攻势
解放巴黎
龙骑兵行动
哥德防线
市场花园行动
塔林攻势
十字弓行动
联合轰炸机攻势(英语: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
拉普兰战争
菲律宾战役
莱特湾海战
斯雷姆防线(英语:Syrmian Front)
布达佩斯攻势
布达佩斯围城战
缅甸战役(英语:Burma campaign (1944–1945))
突出部之役
地板行动
荷兰饥荒(英语:Dutch famine of 1944–1945)
1945年以后(英语:Timeline of World War II (1945–1991))
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
马尼拉战役
硫磺岛战役
草裙舞计划
中欧会战
冲绳岛战役
桂柳反攻作战
湘西会战
葡萄弹行动
柏林战役
布拉格攻势
德国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婆罗洲战役
台北大空袭
同盟国海军对日炮击
八月风暴行动
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
库页岛战役
千岛群岛登陆行动
占守岛战役
越南饥荒
日本投降
《波茨坦公告》
《降伏文书》
分类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