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ANG成员T.O.P(资料图)
韩国顶级团体BIGBANG的成员T.O.P(崔胜铉),正在服兵役,警方却接到密报,说他曾在当兵前吸毒,尽管已经时过境迁,警方通过毛发检测,发现他的有关标志物呈阳性,于是确定他曾吸毒,并展开调查。
在韩国这样一个对艺人公私生活都非常严苛的国家,这的确是非常重大的过失,于是,BIGBANG的队长权志龙首先出面道歉,随后,崔胜铉本人在团队的官方博客上发布致歉信,表示“我对我自己也很失望”,并称“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当然,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地结束,后续的影响还会持续很久。
不过,每逢说起“吸毒”,人们都会很好奇,吸的到底是什么毒?软毒品还是硬毒品?而在崔胜铉吸毒事件里,这个毒品是大麻。于是,有些粉丝说,大麻的危害没有那么强,不会上瘾,在某些地方是合法的,云云,还有人说“即便吸毒也不脱粉”。
大麻真的是无害或者只有很轻危害的么?如果你愿意去读一读相关文献,就会发现,这些说法都不大站得住脚。事实上,长期吸食大麻的人,外貌上的变化就足以说明一切,在崔胜铉吸毒事发后,网友就罗列出他近年来的照片,非常犀利地指出,作为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他的相貌变化也有点太大了,在某些时候,他看起来也未免太憔悴了。
人们对软毒品和硬毒品一视同仁,不做区别,不只因为它的确是有害的,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因。
首先,软度毒品往往只是开始,只是向下的第一节台阶。作家孙健敏说得挺好:“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什么都不吸,他们会向你推销大麻。但如果你吸大麻,他们就会向你推销摇头丸、可卡因或者海洛因。”就是说,人不应该碰触那些边界之外的事物,即便它看起来没有那么危险,因为,突破第一道边界,就有第二道边界在不远处召唤你。
其次,吸毒往往伴随其它的行为。在很多场合,吸毒通常是为了助兴,是为了发生其它不可言说的事。在崔胜铉事件里,和他一起吸毒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女练习生,尽管没有证据说明他们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吸毒,吸毒前后又做了什么,但人们都心知肚明,之所以给这件事加上这么强烈的道德色彩,不只是因为吸毒,也因为吸毒之后发生的别的事。
第三,“对被禁止的事情有好奇心”也是一种被人们鄙视的品质。即便毒品是无害的,即便它被禁止有各种原因,可一旦它被禁止了,就会对普通人有震慑力,一旦越过被禁止的边界,就会有麻烦,不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而一些人明知道它被禁止,知道一旦越界,就会给自己的事业、给合作伙伴、给周围的人带来巨大的麻烦和损失,仍然要去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人们在乎的倒不是毒品有没有伤害,上不上瘾,而是这种不自律,是容易被禁忌事物吸引的危险天性,是明知道后果,依然要给周围人带来麻烦和损失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娱乐圈中人,明知道吸毒的后果是什么,仍然要尝试,这种拦不住劝不听的品质,是会被每一个人讨厌的。娱乐历史上,很多团队解散的原因,就是因为团队某个成员闹出丑闻,让团队的声誉受损,经纪公司为了切割损失,必须要解散团队,让成员单飞,才能把每个人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学者们常常说,要去除一件事的道德色彩,从事情本身去认识它,事实上,道德标准这个东西一旦产生,不管它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很容易过时,它都会成为事物本身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装作它不存在,绕过它去讨论某个事物。
所以,在崔胜铉吸毒事件里,在一切明星吸毒事件里,人们真正在乎的,根本不是吸毒的伤害有多大有多小,而是:明知道做禁止的事,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给团队带来损失,会让人厌恶,仍然执意去做。人们厌恶的不是自毁,而是自毁的同时要拉别人下水。
(作者/韩松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